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評論 | 騎行拉贊助,要還是不要?
單車長途旅行是一件需要錢的事。或者說,旅行沒有不要錢的,不管是窮游還是富游,都必須要有錢才能走下去。攢錢的方法有很多,拉贊助不失為一個重要的途徑。拉贊助的形式也有很多種,比如眾籌、聯(lián)系相關(guān)媒體、直接聯(lián)系品牌商和當?shù)剀嚨甑取?/p>
身處媒體,我們遇到過很多尋求贊助的車友,也聽到過不少反對的聲音:自己有手有腳年紀輕輕為什么還要找贊助呢?
贊助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筆者就此詢問了有過拉贊助經(jīng)驗,和依靠自己攢錢去騎游的兩類車友:得到了贊助的,節(jié)約了一大筆支出,給贊助商的回饋是要在指定媒體平臺上發(fā)布裝備評測或游記體驗等;后者不要贊助的普遍原因有:第一無非是不差錢,第二是準備周期長,可以慢慢攢錢解決資金和裝備問題,第三是不愿意拉下姿態(tài)去拉贊助,第四是不愿意妥協(xié)贊助商提出的一些條件,比如要求修改騎行路線、指定騎行裝備品牌等,討厭“束手束腳的感覺”。
從騎行者的角度來講,贊助最直接的好處是解決了,或者說緩解了錢這個大問題:現(xiàn)金贊助可以讓旅程走的更遠;物資贊助可以節(jié)省購買旅行裝備的費用,把錢花在刀刃上;尋找贊助這件事本身也算是一場心靈的旅行……
另外,筆者也詢問了一些贊助商,他們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贊助可以有,且必須要有。并且拉贊助與不勞而獲是兩碼事,只要被贊助者符合贊助條件,能切實履行相應(yīng)的義務(wù),包括主動匯報每日騎行進展,完成要求的文字記錄等等,他們都是非常愿意投資的。
從贊助商的角度來講,選對贊助對象,可以擴大品牌社會效應(yīng)和提升知名度,并轉(zhuǎn)換成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濟效應(yīng),也促使品牌能在市場上發(fā)展壯大。
所以,贊助對贊助商和被贊助者——特別是被贊助者來說,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為何不要呢?干得好,這就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反過來,沒拉到贊助,對騎行者來說也是一次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何況在正式的騎行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會遇到比“拉下臉面去求人”更打擊自尊心的事情,這點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拉贊助就像談戀愛,兩情相悅才幸福
誠然,贊助也并不是拉得下臉面就能求來的。就像談戀愛一樣,不喜歡的人,看一眼就不會想去了解。同樣的,對于贊助商來說,他們也自有一套贊助的標準,比如你選擇的路線有什么樣與眾不同的亮點、能為贊助商創(chuàng)造怎樣的價值、廣告效益、名聲、有何回饋(最好是能夠量化),以及你的騎行策劃書是否足夠完整、本人的騎行經(jīng)驗/資歷如何、有沒有出色的騎行經(jīng)歷、你的社會影響力、號召力、能給贊助商做何種程度的宣傳等等都是能否成功要到贊助的重要因素。
據(jù)了解,某些知名品牌商/媒體一個月最多會接到十余封尋求贊助的郵件,而大部分贊助請求被拒絕的原因是路線亮點不足,或策劃書不夠完整。畢竟這些年騎行運動發(fā)展得如火如荼,318騎行、環(huán)華甚至是環(huán)騎世界都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成功拿到贊助,不等于萬事大吉
首先讓我們嘗試站在贊助商的角度來舉一個例子:國內(nèi)某名校的騎行團隊打算在暑假去騎一條1000KM的長線,前期的策劃方案都寫得不錯,贊助商也同意贊助他們所需的物品。但是這個騎行隊拿到東西之后,只反饋給贊助商“已收到快遞”這一條消息,其余關(guān)于何時出發(fā)、與贊助商約定好要提供的出征儀式新聞稿、正式騎行后的進展以及最后的騎行游記等反回饋都沒有主動聯(lián)系贊助商說明,還要贊助商反過來幾次三番的詢問索要。看完事例你是什么感覺?如此行事,如果你是贊助商會怎么想?
這是贊助商很忌諱的一點。無法掌握活動進展概況,如何能得知你是否真的有為它宣傳,切實履行合約上規(guī)定的義務(wù)?除非你只是想要一次性的合作,日后一條大路分兩邊,各走各的互不相干。
贊助,要亦有道
綜上所述,要贊助沒有什么不對的。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如果你的條件很好,就像前文提到的,路線或者你本身很有噱頭,能制造話題(比如顏值很高,或者是社會名人、職業(yè)運動員等),知名的例子有紅牛、The North Face,還有國內(nèi)的戶外品牌Toread(探路者)選擇贊助著名的極限運動員,戶外運動員、科考隊以及戶外運動賽事,讓人提到極限就想到紅牛,提到國外戶外運動就想到The North Face,提到國內(nèi)戶外裝備品牌就想到Toread(美騎小編注:以上提到的品牌純粹作舉例用,與廣告無關(guān))。這樣一來,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被贊助者也得到了裝備/資金的支持,最后還能推廣該項運動,這樣的結(jié)果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
所以,各位看官,你對騎行拉贊助是怎么看的呢?你會考慮拉贊助嗎?
責任編輯:Max
想明年3月去環(huán)中國,找了國內(nèi)兩家旅行車的廠,微信號的回復(fù)都是呵呵。不過也沒關(guān)系,有也只是錦上添花。
看來這就涉及到“談戀愛”問題了,贊助商都得要站在他們的立場去評估這個贊助值不值得,確實沒有辦法強求~
不過小編還是要祝你成功,如果你還有繼續(xù)拉贊助的話
+1
22是這樣的,國內(nèi)目前瘋狂的騎行者不少,贊助商也挺難辦的,無法辨別是否是好的合作伙伴。 騎的有名氣的,找贊助會方便很多。
+1
22對。單車旅行聽上去很美好,但是一旦上升到贊助層面就衍生出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也是拿到贊助必經(jīng)的途徑。很多人總覺得自己很厲害,殊不知贊助商每天都能遇到這樣的人,他只是蕓蕓眾生的其中一個。 唉,要向一個“自認為自己很有特點的人說明你的特點其實很平!边@件事真的挺令贊助商們頭疼的。
+1
22來,首先你要寫一份策劃書
+1
22我爭取明年開春之前寫一份出來!
+1
22啦啦啦,坐等~
+1
22所以我在讀書的時候就特別佩服學(xué)校社團里那些拉贊助的部門
+1
22是的,這樣的部門很能鍛煉人,就像賣保險一樣能鍛煉人
+1
22可以轉(zhuǎn)載到貼吧嗎 ?
+1
22可以,請注明來源與作者。 不好意思,沒有及時看到您的留言,非常抱歉!
+1
22我聞到了故事的味道~
+1
22這個篇文章說到我心里去了,我感覺我應(yīng)該好好考慮下拉贊助。但不知從何處下手
+1
22贊助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不帶有強迫性。出游玩的開心就好。。。
+1
22雙贏
+1
22贊助個屁,99%都是想蹭點東西而已
+1
22快!去嘗試!加油!
+1
22能拉到算本事。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