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農(nóng)哥1987”萬里騎行赴西藏(圖文)
西藏,充滿了神秘、圣潔與美麗,它是很多人一生都夢想前往的地方。今年8月,帶著對西藏的向往,一位衢州小伙毅然轉(zhuǎn)讓掉自己的公司,單車騎行萬里到達了西藏;蒯楹,他將自己一路上的所見所感用記錄圖片的方式發(fā)布在了衢州新聞網(wǎng)三衢論壇上,大受網(wǎng)友歡迎。目前,這則題為《從魯迅故里到西藏——農(nóng)哥單車萬里行》的帖子點擊量已近37000次,跟帖量近2800條,成為三衢論壇2009年度第一強帖。至今,此帖還在連載續(xù)帖中。
這則帖子的樓主是“農(nóng)哥1987”,他真名叫章孟良,今年22歲,衢州柯城人,畢業(yè)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12月29日下午,在市區(qū)安居小區(qū)的家中,章孟良向記者講述了這次充滿艱苦與美麗的萬里騎行。
從小就神往西藏
“從紹興騎車去拉薩,行程近萬里,要翻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六七座,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章孟良說。
![]() |
今年6月,章孟良從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畢業(yè)。畢業(yè)后他隨即自己創(chuàng)業(yè),承包了一家快遞公司,因為辛勤努力,公司效益還不錯。然而,今年7月,他卻忽然把公司轉(zhuǎn)讓掉。章孟良說,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向往著能去一次西藏,此舉意在用賺來的錢,開始一次實現(xiàn)夢想的旅程——從紹興騎行到拉薩。
“這樣的騎行很艱難,所以我進行了精心準備。”章孟良說,他花了近一個月時間,上網(wǎng)翻看各種旅行攻略,制定了詳細的騎行路線,采購自行車、自行車馱包,防潮壓縮袋,抓絨衣,沖鋒衣褲等裝備,以及各類藥品等,并特地在一家自行車專賣店學(xué)習如何維修車輛。為了騎行時的體能保證,他還每天堅持跑步。
一切準備就緒后,8月7日,立秋當天,章孟良從紹興出發(fā),開始了這次歷時40多天,行程近萬里的騎行。“為避免父母擔心,直到騎行開始以后,我才把這事告訴了爸媽,不過他們對我很支持。”
![]() |
路難行人很累
在采訪過程中,章孟良說最多的一個字就是“累”。章孟良說,騎行期間,自己每天的體力消耗都很大,到了晚上唯一想的就是能好好睡一覺。“因為體能消耗過大,飯量也漲得厲害。”農(nóng)哥說,一路上他和遇到的車友們,平均每個人一餐能吃將近10碗飯,以至于現(xiàn)在一天還是保持著7碗的飯量。
騎行途中,比想像中還艱難。在四川劍閣縣到綿陽市梓潼縣路段,由于路況太差,80公里不到的路程章孟良竟然騎了將近10個小時,“至今從未有過像當天那么強烈想坐車的念頭。”章孟良說,在陜西丹鳳縣境內(nèi)時,因為天已經(jīng)開始黑了,一路要穿過很多沒有燈的隧道,一片漆黑,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過往車輛感覺就像從身邊擦過去一樣,特別危險,好幾次都險些被撞,那種窒息的瞬間恐懼讓他至今難忘。不過,最怕的還是遇上塌方或泥石流。“快到瀘定的時候,我親歷了一次泥石流。”章孟良說,當時許多泥土、石塊滑落下來,幸好是騎自行車,自己和幾個車友只能扛著車,一步一滑的步行。
“一路上。天氣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章孟良說,有一次在騎行時,看到陽光明媚,他拿出相機正在拍攝,沒想到天色突然轉(zhuǎn)陰,接著就下起了冰雹,打在人臉上非常疼。他只能瘋狂地蹬車,用盡力氣騎到了一座加油站里躲避。“當時我整個身體的肌肉都開始發(fā)酸了,不知道是因為累還是疼。”
路途中,海拔高導(dǎo)致的高原反應(yīng),挑戰(zhàn)著他的生理極限。“過高山時呼吸會很急促,感覺很吃力,有些比較瘦的車友癥狀會更嚴重。”章孟良說,由于自己的裝備有將近30公斤重,翻越秦嶺時,到頂前的最后3公里陡坡整整花了3小時才推上去。吸取了這次教訓(xùn),快到四川時他將裝備進行了精簡,將不太用的物品打包寄回家,使之后的路途輕松了一些。
西藏人民很友善
一路的騎行,雖然很漫長很艱苦,但卻給章孟良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章孟良說,這一路上他遇到了許多藏民朋友,他們對自己都很友善,還主動和自己打招呼。記者在一段視頻里看到,幾位砍柴下山的藏民小朋友遇到了章孟良和與他同行的幾個車友,小朋友們主動上前和他們問好,章孟良下車送給了他們每人一支鉛筆,可愛的藏族小朋友用生硬的普通話向章孟良說著謝謝。
上一篇:一越千里走羌塘(圖文)
下一篇:騎自行車進藏(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