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我的夢想在路上—浙江自行車游記(圖文)
我騎車的歷史已經(jīng)有了十年。只有我最清楚這十年青春中,自行車所占的分量與地位。十年里,我從一個狂熱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成穩(wěn)的青年,也從一名自行車旅行者蛻化為一名自行車旅游者。十年前夢的紗幕已經(jīng)慢慢退去,眼前只剩下更加清晰的現(xiàn)實世界,沒有更遙遠的遠方,也沒有身外的天堂。當年少的激情都已經(jīng)湮沒,心中的家園只是想象中的幻境時,我怎么還能遠行?
不,我想我是錯了。暑假里我又跨上單車,周游浙江。但是,現(xiàn)在,我仍不能把它寫為“旅途散記”,因為其中蘊含了我太多不能割舍的情節(jié)與細節(jié),我對旅途的迷戀還是和十年前一模一樣。
7.24 陰轉(zhuǎn)晴
第一天起了個大早,整棟宿舍樓都是靜悄悄的。我推著單車走出學(xué)校,沒有人知道我要去哪里。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但更強烈的卻是那種告別日復(fù)一日守候在電腦前的蒼白歲月的狂喜。順著城東干道一路南下,在出城的立交橋下給車打足了氣,便想著從此旌麾南指,萬劫不復(fù)了。
走過江寧縣城,路邊是廣闊的原野,朝陽在晨霧中像一輪白玉的圓盤,用一個字來形容,“熹”,沒錯吧?遠山只是淡淡的暈彩,原野在紗霧的潤澤中更顯出鮮亮的綠來,純凈優(yōu)雅的鄉(xiāng)村一如我千里外的故鄉(xiāng)!
經(jīng)過南京航空港所在地——祿口鎮(zhèn),不多時便抵達了溧水鎮(zhèn)。記憶中的溧水城比較新,街道寬闊。溧水有南京民俗旅游的景點,具體是什么,在哪兒我都不知道。溧水城南有座烈士墓,在一個小山丘上,地勢不錯,向下可看長河蜿蜒,這怕就是真正的“溧水”吧!松柏樹也很多,有很多白鶴飛翔繚繞,腦中便想起杜甫的詩來:“松衫巢水鶴”。
在溧水以南不遠的白馬鄉(xiāng)午餐,炒肉絲加兩碗飯才五元,很讓我吃了一驚。店主也驚訝,老站在門口左右瞄著我的車,說:“怎么就跑得這樣快呢?”再往后,那正午的驕陽直曬得我七竅生煙。公路插上104國道,我躲在路邊的樹下脫光衣服,讓每個毛孔都痛痛快快的把汗液全蒸發(fā)出來;卻還是忍不住喝干凈了一大瓶水。到了溧陽,地面積水頗多,我穿城而過,碰到一個人向我打招呼,我們同騎了十來公里,交談中方知溧陽剛下過暴雨。天上有不少陰云,路邊的稻田卻還是水亮亮的,空氣也涼快多了。
傍晚到了宜豐,此地距南京152公里,距宜興17公里。在路邊吃完飯,冰凍啤酒可以讓人的感官刺激達到極致。店主夫人向我豎起大拇指:“我佩服你,我們一家都很佩服你。”我微微笑著說謝謝。他們說話卻不太容易聽懂,像老外說中文。
到了宜興,天空燃燒著如火的霞光,城邊未知名的小湖的粼粼波光也宛然鍍上了金光。宜興這城市也頗漂亮,那未知名的湖更為她增添了不少姿色。夜色中我同當?shù)厝艘煌诤呅蛳碌幕▓@里,那份恬淡是現(xiàn)代都市中找不到的。與我同屋的是一個湖南人,他在緬甸做生意,大談緬甸的稅收管理,還給我看了他的護照。我橫躺在床上聽著,時不時插一兩句話。這才是我出來的第一天,但我知道,自從我走出江寧,我就已經(jīng)深深的融合了進來。
7.25 晴
一夜的大風(fēng),蚊帳是“我欲乘風(fēng)歸去”,幾乎掛不;旅館又臨街,車水馬龍,汽車的喇叭聲、轟鳴聲不絕于耳。早上五點鐘天就亮了,一翻身幾乎就是壯觀的“城市日出”,但我困得不行,等到再一睜眼,六點半,太陽公公已經(jīng)笑呵呵的扒在窗沿上瞧著我的屁股了。
宜興,著名的瓷都。路邊是瓷器、石刻的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