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倫敦騎車記
最近我搬去了倫敦東北區(qū)一個以居民區(qū)為主的地段,居住環(huán)境相比之前的住所靜宜很多,但距離商店聚集的鎮(zhèn)中心又挺遠,讓周末購物成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倫敦的公交車總體給人感覺很不靠譜,班次少不說,撇去交通堵車等不確定因素,常常等上半個小時都不見來一輛。于是我決定買輛自行車,心想不但可以解決周 末購物的問題,搞不好還能直接騎車上班,不但鍛煉了身體,還能省下每月高達160英鎊(合1600元人民幣)的地鐵交通費,心里的如意算盤是打得相當忘乎所以。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首先,英國的自行車賣得奇貴!店里最便宜的山地車一律300英鎊起價,最近很流行的折疊自行車一輛就高達1000英鎊以上!都夠買輛二手汽車了!在店里逛了一圈,無奈發(fā)現自己買得起的大概只有頭盔和車鎖……
其次,英國法律對騎車上路所需裝備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門。安全帽必須戴,警示色背心最好也要穿上,夜間行駛時車的前后還必須掛上信號燈,否則不準上路。怪不得之前見到的倫敦騎車人一個賽一個像專業(yè)自行車手,防風眼鏡口罩緊身衣褲護腿護襠從頭武裝到腳,每每在機動車之間不怕死地飛速而過,看得我一身冷汗,心想這哪是騎車代步,這根本就是極限運動!
英國之所以對自行車騎手的要求如此吹毛求疵,很大原因是因為城市缺少自行車專用道,路窄人多,車手基本與機動車共用一條馬路。近幾年,出于環(huán)?紤],倫敦政府是鼓勵人們騎車出行的,為此還擬定了幾條自行車專用高速路,設置了公共自行車租借點,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本人就是自行車愛好者的代表人物,騎車上班的形象還上了新聞。
幾天前,我終于通過網絡從一名留學生同胞手上淘到一輛二手自行車,上周末高高興興地跑上門取車。出于同胞友愛情,為了保證我這種體力為零經驗也為零的倫敦菜鳥騎手能安全回到18公里外的家,賣家和他的另一名騎手朋友全副武裝,一前一后護送我上路。
果然不出所料,近10年沒騎車的我一路丑態(tài)盡顯,由于倫敦的路太多上下坡,又加上那天不幸一路頂風而行,還沒騎到1/4路程就開始感覺體力透支、汗如雨下,中途還不得不下車推行了好幾次……經過2個小時的努力才抵達了終點。我累得只想躺下大喘氣,可兩位大俠卻談笑風生,儼然一副小case的樣子。大俠安慰我說,一開始都這樣,練練就好了。
倫敦顯然不是一座對騎車人友好的城市,騎車上班美夢尚未實現,我還需努力呀。
責任編輯: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