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走進高原常識
四、進入高原前的準備
1. 從決定去高原旅游的那天起,就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無氧鍛煉的時間。無氧鍛煉指大運動量的劇烈運動,可使機體對缺氧狀態(tài)產生一定的耐受力。 2. 準備一些常用的藥品。在高原地區(qū),呼吸系統非常容易感染,應帶阿莫西林,羅紅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高原衛(wèi)生條件有限,容易患腸胃炎,可以帶上環(huán)丙沙星或磺胺類藥物。還必須準備利尿劑乙酰唑胺,它是預防和治療高原反應的主要藥物,可以消除陣發(fā)性夜間呼吸暫停,提高夜間睡眠質量,減少晨起時的頭痛。服用方法,每天兩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進入高原前24小時開始服用。 3. 高原地區(qū)早晚溫差可達15—20度,需要帶上足夠的防寒衣物。 4. 準備好抗紫外線的防護用品。 5. 如果乘飛機直接進入高原地區(qū),在低海拔地區(qū)起航前一個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吃油膩的食物,不喝酒。如果乘汽車或火車進入高原地區(qū),要做好每天的行程計劃,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個新的高度,要休息幾天,使體力逐漸恢復并適應高原缺氧的環(huán)境。如果徒步或騎自行車,更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事先請專家制定一個科學的登高方案。
五、哪些人不宜進入高原
1. 16歲以下和60歲以上者,因為這兩組人群中患高原病的機會較大。 2. 患有貧血,糖尿病和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 3. 精神疾病患者。 4. 孕婦。
六、人在高原
在做好了思想和物質上的充分準備后,就可以出發(fā)了。為了盡可能減少不適,在高原旅游期間,必須嚴格遵守以下事項。 1. 多飲水:由于空氣濕度低,人體容易脫水,加上血紅蛋白增高,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和寒冷的環(huán)境又使血管收縮,極易形成血栓,引發(fā)心腦血管意外。因此,進入高原后要不斷少量喝水,以預防血栓。一般每天需補充4000毫升液體。因濕度較低,嘴唇容易干裂,除了大量喝水,還可以外用潤唇膏改善癥狀。 2. 戒煙:一氧化碳是香煙的重要產物,它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是氧氣的250—300倍,如果在高原地區(qū)大量抽煙,將明顯加重高原反應。 3.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運動試驗證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為規(guī)律和有節(jié)奏。這種方法也是哮喘病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本能的呼吸動作。所以,旅游者在行走或攀登時,可將雙手置于臀部,使手臂,鎖骨,肩胛骨及腰部以上軀干的肌肉作輔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統的活動能力。 4. 防輻射:高原的紫外線強度大,極易損傷皮膚和眼睛,特別是在雪地。因此,盡量避免將皮膚裸露在外?梢源魃戏雷贤饩的遮陽鏡和撐遮陽傘,在可能暴露的皮膚上涂上防曬霜也是一個好主意。 5. 剛到高原,應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興奮,避免洗很燙的熱水澡,以免循環(huán)加快而加劇缺氧,導致肺水腫。 6. 保持高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60%—70%),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飲食原則。因為糖類不僅能夠快速提供熱量,使人適應高強度的活動,而且可增加氧氣的交換通氣量。過量脂肪和動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應。 7. 在高原旅游及離開高原后三個月內,務必做好避孕工作,以免因精子質量問題產生不良后果。 8. 高原反應容易導致失眠,可以適當服用安定保證睡眠,以及時消除疲勞,保證旅游順利進行。
高原反應
由于那些講述高原經歷的材料一般都要談到人在高原時身體所感到的不適,所以準備上高原旅游的人們會想到是否應該去看一下醫(yī)生,想了解自己到了高原會不會有事,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使旅途上更安全的一些提示。然而一般平原地區(qū)的醫(yī)生很難有比較直接的高原病理生理知識和經驗,事實上在他們那里得不到細致的指導。鑒于此,本文將提供這樣一些指南。
盡管青藏公路較為方便,但更多的人都是乘飛機到達高原的。按邏輯講起來快速比慢速上高原對身體的壓力大,然而,據統計分析,飛行進入比其它任何方式都較少發(fā)生高原疾病。旅途上經過高海拔地區(qū)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fā)生高原疾病。這可能是因為體力消耗太大,身體對高原的適應就發(fā)生了困難。
去高原旅行都會面臨有些高原病癥狀的風險。過去老把這些癥狀錯誤歸因于流感或醉酒。據記載在海拔1280至1800米就會有輕度高原癥狀發(fā)生,而嚴重癥狀的發(fā)生都不低于2700米至3000米。我們一定要把旅途疲勞這種在平原也會發(fā)生的不適與高原發(fā)生的不適區(qū)別開,否則,就會自己嚇唬自己了。
按理,經公路進藏的旅游者給他們的身體逐步適應高原提供了機會,但事實上,在一些高原旅行的經典路線上卻有50%左右的高原病的發(fā)病率(而飛機到拉薩的旅游者中據統計有1%的人會罹患高原。。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尼泊爾有過這樣的統計,旅行者30000人中將有1人死于高原病,每年因此有2-3人罹難。
在高原上,人體本身會有一種調適機制,以最大限度的方式運行,這個過程被稱作適應。 高原適應的過程現在還知之甚少。過去的研究將重點放在紅細胞生成素以及逐漸增多的紅細胞上。但現今認識到它只扮演了一個小角色,而呼吸的增大(每分鐘通氣量),以及其它更精妙的在激素和細胞水平上的適應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一個人足夠慢地上升,這些適應過程可有效地發(fā)生而不會有高原病的罹患。如果這個人上升速度快過身體的適應,那么就會有患高原病的可能了。
高原病一般分為三種綜合癥:急性高山。ˋMS)、高原肺水腫(HAPE)和高原腦水腫(HACE)。這些綜合癥在病理生理學上是有聯系的,但為什么一些人以腦部癥狀為主,一些人以肺部癥狀為主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篇:山地車MTB車架角度幾何剖析
下一篇:騎行知識集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