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新疆騎自行車周游全國第一人 姜峰源傳奇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姜峰源老人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退休以后,早在1992年就騎自行車周游全國,開創(chuàng)了新疆人騎自行車周游全國的先河,他的事跡在烏市、昌吉市等地傳為佳話。1994年他被推選為新疆自行車旅游者協(xié)會第一任會長。最近筆者懷著敬佩和好奇的心情,三次登門采訪了家住昌吉市的姜峰源老人,詳細了解了老人騎游全國的艱辛、見聞與收獲。周游全國夢成真
姜峰源,原名姜志英,號曠野,1934年生,陜西人,曾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qū)政治部文工團、新疆米泉縣、吉木薩爾縣工作。1991年他從吉木薩爾縣電影發(fā)行放映公司經(jīng)理職位上退休,搬到昌吉市居住。姜老性格剛強,為人直爽,多才多藝。他從事宣傳文化工作30多年,不但在行政管理上有政績,在新聞宣傳、文學(xué)戲曲創(chuàng)作、書畫藝術(shù)、根雕創(chuàng)作、奇石收藏等方面都有較深的研究和非凡的成就,除此以外,他還特別喜愛旅游和體育健身運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他多年的追求和夢想。1990年退休以后,經(jīng)過數(shù)月的近距離騎游鍛煉,他不顧家人勸阻,決定周游全國。因新疆冬季天寒雪深,不便騎游,1991年1月他背上行裝和17歲時穿過的黃厚軍大衣從昌吉出發(fā),乘火車到達蘭州。他在蘭州購買了兩輛蘭翎牌變速自行車,插上周游全國的小紅旗,于春節(jié)前夕迎著寒風(fēng),踏上了漫漫長征路。據(jù)旅游日記記載:他1991年2月5日啟程,1992年4月5日返家,歷時一年兩個月,行程達4萬公里,周游了28個省市區(qū),穿越了250多個縣市,800多個村鎮(zhèn),拍照片2000多張,寫日記50多萬字;貋砗笏麑懥20多萬字的游記,還寫了數(shù)十萬字的文學(xué)作品,實現(xiàn)了他多年的心愿。義無反顧勇向前
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騎著自行車周游全國,其艱辛、困難和危險可想而知。臨走時,姜老囑托妻子郭桂香和四個子女:“如果我半道上有個三長兩短,停息了生命,你們得了信兒來就地埋掉,莫要悲傷流淚,祖國處處有青山,哪里的黃土都埋人。”為了實現(xiàn)周游全國的夢想,從出游的那天起,他每天堅持騎行100公里左右,無論天氣多么惡劣,他都風(fēng)雨無阻。
當他翻越秦嶺奔西蜀時,寶雞的一位司機勸他說:“這2月的天氣,山上下著雪,而且邊下邊化邊結(jié)冰,連汽車都停運了,這時候你騎車子翻山等于去送死。”他不聽,硬要推車登山,說要看看秦嶺有多厲害。那位司機驚訝地說:“你這個老頭怎么了,你家里沒有人了?”他說:“子孫滿堂。”那位司機說:“既然這樣,你為啥不憐惜他們?”他不聽勸說,毅然推著車子上了山。俗話說: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他沒有想到的是,剛走到半山腰,突然狂風(fēng)大作,下起了雨夾雪。這時路濘坡陡,他在下坡時前后車閘突然失靈,車子就像脫韁的野馬沖下路基,撞在路邊的樹杈上,照相機也摔壞了,還險些掉進萬丈懸崖。走到貴州的大山里,一輛大班車由南向北開來,因山路崎嶇,班車拐彎過猛和他相撞,他人和車子都倒在了山坡上,班車司機嚇壞了,急忙下車攙扶并向他賠禮道歉。由于連日騎車趕路,他的身體已非常疲勞。一天在內(nèi)蒙古大青山公路賠禮道歉。由于連日騎車趕路,他的身體已非常疲勞。一天在內(nèi)蒙古大青山公路上行走時,因瞌睡打盹跌到了路邊的深溝里,車子壓在身上,身體受傷,一位汽車司機看到后關(guān)切地讓他坐車,要掉頭把他送到呼和浩特去,他硬是不坐車。到西藏旅游,因雪域高原空氣稀薄,大部分游客都備有氧氣袋,當他到達格爾木車站時,因游客多,氧氣袋已售完。游客們勸他,讓他過兩天再去。他說,我身體好,不要緊。他沒有帶氧氣袋,乘車通過了缺氧的死亡之域——喜馬拉雅山口,終于到了西藏。
出門遠行,最怕的是搶劫和偷盜。有一天他和同伴在貴州山路上一家飯館吃飯時,過來三個無賴小子,出于好奇,非要騎他們的變速自行車。他的同伴不讓騎,三個無賴就和他的同伴廝打起來了。因同伴練過武功,打跑了這幾個無賴,但同伴的脖子也被抓傷了。同伴只走了7個省,就回江蘇老家了。他卻以堅強的毅力、無所畏懼的氣魄,萬里走單騎,游遍了神州大地。人間自有真情在 “一路坎坷走來、一路陽光相伴”。姜老在茫茫天涯路上,冬冒嚴寒、夏頂酷熱、饑餐渴飲、風(fēng)雨兼程,歷盡了艱險。但一路上也感受了中華文明、體會了人間真情。姜老感動地說:“我騎游到東北時,有一天,走到了蘭翎牌變速自行車生產(chǎn)廠家——吉林省白云自行車制造廠,受到了廠領(lǐng)導(dǎo)的熱情歡迎和接待,安排我住在賓館里,還擺了四桌酒宴,給我接風(fēng)洗塵,并帶我參觀了工廠,記者還錄了像,臨走時又舉行了歡送儀式。”王廠長深情地說:“你騎著我們廠生產(chǎn)的自行車周游全國,這是我們白云廠的光榮,你這輛舊車子我們留下做個紀念,給你贈送一輛新自行車,再給你贊助5000元路費,表示我們的一點心意。”這對姜老來說,是多么親切的關(guān)懷,多么大的鼓勵!
在參觀宛平縣城墻時,工作人員熱情地說: “你是周游全國的,不要門票,你上去看吧。”到湖南汨羅江參觀屈原祠的時候,管理人員聽說他是從新疆騎自行車來的,感到很驚訝,不但讓他免費參觀,還管了飯。在盧溝橋參觀時,賣冰棍的個體戶小伙子不但不要錢,還熱情相邀他到家里做客、交朋友。在吉林省青源縣山溝的一家飯館里,他要了一盤肉菜、一碗面條,喝了半瓶酒,飯館老板聽說他是周游全國的,說啥也不收錢。他在秦嶺遭受雨淋后,夜晚來到山村崔煥林家里,主人用山柴架起篝火,為他烘烤衣服、鞋襪,女主人熬湯做飯,噓寒問暖。第二天告別時,他們分文不收,全家人還出來熱情相送。這些都使他深深感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姜老的騎游理念是:多走鄉(xiāng)村小道,少走鬧市公路;多看文化古跡,少看繁華市場;多訪問百姓生活,少觀覽山川廟宇。因此一路走來,他見證了社會的變遷,記錄了時代的發(fā)展。他耳聞目睹、親身感受了祖國壯麗的山河,悠久的歷史文化,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百姓的苦樂生活,眾多的民族風(fēng)俗和豐富多彩的人文地理,親眼見證了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改革開放給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的好處、老百姓生活發(fā)生的變化;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友善、智慧、勇敢和堅強,深切感受到中國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他身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姜老深有體會地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人在家的時候不覺得什么,出門走得越遠越想家。就像老鷹一樣,飛得越高越想窩。剛開始的三個月,我每天晚上給家里寫一封信,后來幾天寫一封,把我一路的見聞,遇到的好心人和新交的朋友告訴家人,和他們共同分享異地他鄉(xiāng)人間的真情實感。” 踏遍青山人未老和新交的朋友告訴家人,和他們共同分享異地他鄉(xiāng)人間的真情實感。”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一路坎坷走來,一路陽光相伴。1992年4月5日清明節(jié),姜老帶著旅途的疲勞和勝利的喜悅回到了久別的家鄉(xiāng)——昌吉市。鄉(xiāng)親們紛紛來看望他,問他周游全國都帶回了些啥?他幽默風(fēng)趣地說:我?guī)Щ貋砹饲貛X的雄偉與悲嘆、峨眉山的奇異與神話、東岳泰山日出前的晨曦、大江南北改革開放的奇跡和喜訊、黃山的驚雷和挑夫的悲嘯、黃河渡口老船工的嘆息、夜半山間那少婦的嗚咽,嶺南的上等好茶,齊魯大地帝王們出巡時留下的“碗筷”,樊梨花在三陽川里埋下的“十八鍋金子夢”、木蘭山廟里的一支“殘燭”,孟母墳上的一棵“山草”、大青山下王昭君出塞時的“車輪”、長江船工們嘹亮的號聲,北岳恒山的奇聞趣事、還有一輛破爛的自行車、一身的傷痕與苦樂……
回來以后,姜老滿懷激情,早起晚睡,撰寫出了24萬字的長篇游記《茫茫天涯路》一書,由于是親歷、親見、親聞、親記和帶著真情實感寫的,看后篇篇使人感動,尤其那“醉酒西秦第一關(guān)”、“天下有個三陽川”、“秦嶺對你說”,還有“船過蛟龍坡”,“李連杰的那位朋友”,“登上峨眉聽神話”,“巴蜀奇人鄒玉林”等?戳艘院笳嬗猩砼R其境之感,讓人贊嘆不已,愛不釋手。之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黃河淚》、中篇小說《王寶釧傳奇》等數(shù)十萬字的文學(xué)作品。
姜老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他老當益壯。親友、老鄉(xiāng)都說他像個年輕巴郎子,究其奧秘,他爽朗地說:“這都是堅持鍛煉、堅持勞作的好處。”姜老周游全國回來后,仍然堅持騎車走四方,不論天氣好壞,每天騎自行車繞昌吉市轉(zhuǎn)一圈,多少年來從未間斷過。除了運動,他還經(jīng)常練書法、繪畫、搞文學(xué)創(chuàng)作、搞根雕、揀石頭,收藏奇石,一年四季,忙忙碌碌,退休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全國回來后,仍然堅持騎車走四方,不論天氣好壞,每天騎自行車繞昌吉市轉(zhuǎn)一圈,多少年來從未間斷過。除了運動,他還經(jīng)常練書法、繪畫、搞文學(xué)創(chuàng)作、搞根雕、揀石頭,收藏奇石,一年四季,忙忙碌碌,退休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令人羨慕不已,這就是姜峰源老人的傳奇人生、輝煌人生、康樂人生。
責(zé)任編輯:J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