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車友評測:降價且加量的 VOOK ONE 2.0
一夜之間,從城市到山野,仿佛所有年輕人都騎了起來。
在歷經(jīng)了飛盤、露營、跑步等一波又一波戶外風潮后,這個時代再次回歸本真,占據(jù)話題中心的,是那項幾乎每個人童年都曾擁有的自由——騎行。
他們不再只為“騎得更快”買單,而是把騎行視作一種生活方式的圖騰——從車架延伸到穿搭,從出行工具演化為風格標簽,從個體通勤拓展為城市文化的集體表達。這場以自行車為核心、向外蔓延的生活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年輕人的出行、社交與價值認同方式。
而 VOOK ONE 系列的再度回歸,也正踩在了這股浪潮的心跳點上。
一年前,VOOK ONE 以“卷王之王”的姿態(tài)殺入入門市場,憑借一套自研13速傳動系統(tǒng)和極致輕盈的設定,成為無數(shù)新手的第一輛夢中情車。而大多數(shù)入門車友說,它已經(jīng)很好騎了,但還是有許多提升空間。
于是,一整年的時間,VOOK團隊拆解、重構、優(yōu)化,再一次挑戰(zhàn)所有細節(jié)的極限,打造出這輛真正意義上“整車系統(tǒng)級進化”的 VOOK ONE 2.0。
圓形管材的造型在VOOK ONE剛剛推出時引來不小的關注與討論。在當時普遍追求異型管和空氣動力學設計的潮流下,VOOK ONE選擇回歸經(jīng)典圓管架構,顯得格外特立獨行。有人質疑其性能取向,也有人為其復古與極簡之美所打動。
事實證明,這一設計不僅在氣動車架盛行的當下呈現(xiàn)出獨特的辨識度,也在成本控制和重量控制中做出了平衡。
如今,VOOK ONE 2.0在延續(xù)這一造型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了重量,官方宣稱最小碼車架整車重量降至 7.8kg,比初代輕了近 500g,成功進8,要知道這僅僅是一臺三千塊錢價位的入門車。
來到最受騎友關注的外觀上,VOOK ONE 2.0延續(xù)了VOOK ONE的傳統(tǒng)圓管車架造型和涂裝設計,在延續(xù)上一代視覺元素的基礎上,增加了下管Logo的使用,使整車識別度更高,同時也增強了品牌在用戶心中的存在感。
上管原本的黑底白字設計在這一代中被更換為簡潔的VOOK英文小標,使整車視覺感受更為輕盈、現(xiàn)代,少了一分厚重,多了一分靈動。
而車架頭標則依舊沿用了上一代經(jīng)典的黑底白字風格,在傳承中保持品牌辨識度,也為整車增添了一絲熟悉的力量感與穩(wěn)定感。
細心的車友會發(fā)現(xiàn),右下角的年份也從2023更新為2025,低調地標注出新一代的誕生時間,為這臺車賦予了更鮮明的時代印記。
更為顯著的升級則體現(xiàn)在“全內走”設計上。設計師巧妙地利用線束結構,將車頭線管穩(wěn)固地固定在把立位置,既提升了整車的整潔度,也兼顧了美觀與實用性的平衡。
受內走線布局的影響,頭管部分也進行了相應優(yōu)化——加大了上碗組的軸承尺寸,以使得線管流暢過線,同時通過收腰式設計,使得頭管在視覺上更為精致流暢,結構上更顯緊湊有力。
車友們熟悉的白黑銀拉花在這一代的VOOK ONE中被巧妙地移至立管位置,不僅保留了經(jīng)典元素的辨識度,也讓整車的配色布局更加均衡,視覺重心更為集中。
眾所周知,一輛車騎起來是否順腳,其“調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車架本身。作為整車的靈魂與基礎,車架決定了幾乎一切核心體驗——剛性、舒適性、操控感,甚至每一次踩踏的反饋,都與它息息相關。
VOOK ONE 2.0 所采用的車架在結構設計與材料選型上延續(xù)了品牌一貫的風格,并且在細節(jié)上也進行了針對性優(yōu)化。
前叉方面,更加圓潤的叉腿與更緊湊的胎容設計,在實現(xiàn)輕量化的同時,也適度提升了搖車時的剛性反饋,帶來更直接的動力傳導與操控感。